大批量养狗怎么养(“人犬矛盾”频上热搜,代表委员为城市养犬管理支招)

发布时间:2024-05-23 12:25:14 浏览次数: 文章作者:

来源:新闻晨报

“人犬矛盾”频上热搜,代表委员为城市养犬管理支招

身边的宠物犬越来越多了,“双十一”的宠物犬用品销量一年比一年高……市政协委员、上实控股地区总部首席策划人陈超发现,在犬只总量已过百万的上海,宠物犬的数量还在不断上升。与此同时,“犬只伤人”、“犬只引发邻里矛盾不断升级”等新闻事件频频见诸媒体,热搜上也常见“人犬矛盾”的讨论。

饲养宠物犬是伴随社会发展出现的生活现象,在上海也不例外。这些年来,上海一直都在“探索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现代化新路”。如何通过精细化的治理,让养犬和不养犬的居民能够和谐共处,一直是上海所追求的管理小目标之一。

民建市委这两年对此问题高度关注。在2021年提交相关提案的基础上,民建市委今年再度深入社区调研,将向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提交提案《关于完善文明养犬管理机制的建议》。建议在满足市民养犬诉求的同时,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管理手段提升城市养犬管理水平。

怕狗的“小巷总理”还得处理“养狗矛盾”

“一些居民不了解宠物狗的习性,看到狗靠近时出于恐慌匆忙避让,结果摔倒受伤。有的老年人还会引发心脏不适。”在虹口区欧阳路街道党建办工作的市人大代表朱思欢告诉记者,来自欧阳路派出所的统计显示,在出警案例中,因未牵狗绳、未给大型宠物狗戴口罩而引发的矛盾占比相当高。

此外,因为狗主人行为不到位,随处可见的狗粪就好像一颗颗“地雷”,更引人反感。朱思欢做过居民区书记,发现宠物主人放任狗狗随地大小便的情况并不少,不少居民常常会跑到办公室找她反映问题。

“人犬矛盾”频上热搜,代表委员为城市养犬管理支招

无独有偶,在金山紫卫居民区,一位每天定点出来散步的阿姨有段时间没出现了。原来,阿姨在河道边散步的时候,被一只大狗从身后用爪子勾住,虽然没有受伤,但生性怕狗的阿姨却还是憋出病来:“它就突然从路边窜出来了,没有牵绳。”

消息传到居民区书记李曙娟那里,她坐不住了。“这还好没什么事,万一发生点意外,那可怎么办。”上门找到狗主人,被一句话弹回“我们家狗这么乖,绝对不可能咬人的。”

身为金山区石化街道的“小巷总理”,李曙娟不止一次听到过狗主人这样的回答。每一次,她都要和对方摆事实讲道理:“你爱狗不代表人家爱,你不怕狗不代表人家不怕,人要多换位思考,小区才能和谐”。

李曙娟是个有心人,每一次处理因不文明养犬引发的矛盾,她都会做好案头记录。有人遛狗不牵绳,有人不给大狗戴嘴套,有的大狗突然冲出来撞倒路人……“每年差不多都有十几二十起。”

说起来,李曙娟本身也怕狗,但要做好社区工作,养狗矛盾的处理必不可少。交流多了,她发现单纯的语言沟通效果并不明显——养狗的和不养狗的,双方看待问题,站不到一条线上。

不断萌芽的民间智慧有推广价值吗

事实上,因为养犬矛盾升级为邻里冲突,这样的事情在小区内并不鲜见。因此,在不少小区内,各种各样的民间智慧也在萌芽之中,目的是减少因养犬而产生的各种矛盾。

比如在欧阳路街道蒋家桥小区,就组建了一支“狗妈妈巡逻队”,让养狗的阿姨妈妈们来担任狗狗“协管员”。她们每天一边遛狗一边巡逻,看到路上有狗粪,就用塑料袋包起扔进垃圾桶。碰到宠物犬引发邻里矛盾时,成员们会及时出面调解。“他们自己也养狗,处理这些纠纷时,当事人容易听得进去,因为双方有共同语言。”朱思欢说。

“人犬矛盾”频上热搜,代表委员为城市养犬管理支招

■蒋家桥小区“狗妈妈巡逻队”

在紫卫居民区,为了平衡养犬居民和怕狗居民的不同诉求,减少双方的碰触可能性,居委还对紫薇苑小区内一片野草丛生的闲置地进行了改造,专地专用。一部分划作“萌宠乐园”,放上宠物设施,装上护栏,供养宠户使用;另一部分放上健身游戏器材,留给老人孩子。两类群体相安无事地各自活动,也能平心静气地沟通对话了。

在浦东汇仁馨苑,每只宠物狗都有属于自己的档案。在档案上,狗狗的基本信息与主人的基本信息一应俱全,一旦出现不文明现象,就可以及时找到宠物的主人信息进行纠正引导。

目前,通过社区宠物疫苗集体接种活动、物业监督等方式,基本做到“一狗一档”全覆盖,居委还引导狗狗主人在给狗狗建档案时签署了文明养犬承诺书。

走进汇仁馨苑小区,还有随处可见的“红色小房子”,这是专门给遛狗人准备的“狗狗拾便屋”,里面有废旧报纸和塑料袋,方便居民随时处理宠物粪便。汇仁馨苑居民区书记王春雷告诉记者,目前在小区内共有8个这样的“红房子”。

“人犬矛盾”频上热搜,代表委员为城市养犬管理支招

■汇仁馨苑“红房子”

既要有正面引导,也要有负面监督。如果有不文明行为会被曝光在小区门口的宣传栏内。“第一次会进行口头告知,还不遵守文明行为的,我们会在微信群、小区公告栏里曝光;如果还不遵守,我们会将宠物主人一同曝光。”

办法有了,还要有人来监督来执行。在汇仁馨苑,有一只“小红旗志愿者巡逻队”,和居委、物业形成了社区治理、宠物管理的三驾马车,共同推动举措落到实处。

今年70多岁的彭建忠是志愿者队伍的队长,和其他十来位退休了的居民共同承担巡逻任务,每天在小区里巡逻,捡拾狗屎,用实际行动影响着小区里的养宠氛围。“一开始巡逻,狗屎能收集三四桶,现在每天差不多只有半桶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养宠管理做得好的社区,基本都有一个给力的居委会、一个得力的物业、一支热心的志愿者队伍,如果没有这三个“一”,很难将成功的经验复制到其他小区。

“人犬矛盾”频上热搜,代表委员为城市养犬管理支招

■汇仁馨苑宠物登记表和承诺书

而在采访中,无论是社区居民,还是居民区书记,抑或是委员和代表,都认为要想将文明养宠做到位,还需要更为系统性的施策。

提案建议:养犬管理精细化建议

从社区扩展到全市,上海应如何进一步规范养犬行为?记者了解到,民建市委连续两年持续关注这一话题,接连提交提案。

2021年两会期间,民建市委就提出,要在申请养犬阶段制定规则,向养犬人一并发放“三证两件”(养犬证、疫苗接种证、专属项圈,以及牵狗绳、大型犬用防伤人口罩)。打造并逐步完善“申犬通”系统,集纳养犬人与宠物狗的信息,结合“一网统管”平台实现技防溯源。推出养犬证积分制度,强化动态监管等等。

今年,民建市委的集体提案《关于完善文明养犬管理机制的建议》,在去年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的考虑,提出了更细致的操作方法,希望能在满足市民养犬诉求的同时,对精细化管理和服务进行系统性梳理构建,体现上海的城市管理水平。

“人犬矛盾”频上热搜,代表委员为城市养犬管理支招

■紫薇苑成立“萌宠俱乐部”

陈超委员作为民建的一份子,也参与了调研。她向记者表示:“所有的管理和规范都要有依据,因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是必要的。现行的《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实施于2011年,修订于2016年,建议根据目前的社会状况进一步修订完善。”

她举例说,绝大部分犬类都有运动需求,如果精力无法发泄,可能造成破坏性的后果。但牵绳遛狗等安全措施限制了犬只在社区里的行动,根据现有的《条例》,宠物狗也不能进入公共场所。

“宠物狗满足了人对陪伴的需求,它们本身的需求也应当得到满足。”陈超表示,城市在建设15分钟生活圈时,也要让狗狗有地方去,实现日常需求的就近满足。

“人犬矛盾”频上热搜,代表委员为城市养犬管理支招

■紫卫居委“萌宠俱乐部”活动

因此提案中提出建议,在商场、图书馆等封闭场所以及公园、公厕等开放场所全面建设临时拴犬设施,其中,既允许其与宠物店合作,或委托其他第三方提供临时看管服务,也鼓励其自行提供临时看管服务。另一方面,建议在提供临时看管服务前,审核养狗人的“三证两件”。其中,“三证”包括养犬证、疫苗接种证以及专属项圈;“两件”包括牵狗绳以及大型犬用防伤人口罩,督促居民规范养狗。

为了防范犬袭击人的恶性事件,提案建议在打造“申犬通”系统的基础上推出配套报警系统,与一网统管合作提供报警按钮,即使在没有信号的场所,也能在遇到恶犬袭击时一键报警。

如何对养犬人的行为进行约束?提案从上海的“绿色账户积分制度”中获得灵感,设计了养犬证计分制度的规则。在宠物犬具有立功表现时,可以视情况予以养犬证加分及奖励。而对不同的违规养犬行为,设定不同的处罚方式,包括扣分、罚款及犬只拘留等。同时推出文明标语或口号,强化文明养犬意识。

“人犬矛盾”频上热搜,代表委员为城市养犬管理支招

■居民与宠物狗互动

文明养犬不仅要对养犬人进行约束,也要问责管理部门的不作为行为。提案建议,在城市网格管理的基础上,划定网格内的宠物管理责任人,不论与宠物相关的事件最终定性为何种案件,在事件发生时,都有权且必须到场给市民提供救济、协调矛盾等。

若未能及时到场,或有市民举报发生宠物相关侵权案件时相关人员未能起到积极的协调作用,除在事后处理违规养犬者外,还应问责网格中的管理负责人。

陈超委员还提到,以上种种,均属于末端管理。要想打造完整的养犬管理流程,还需要在源头管控上下功夫,比如通过完善立法推行“有证繁育”,让每只出生的狗狗自带“户口”,提升管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