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石到临武的汽车(韶关古村之美|湘粤古界街——坪石村老街)
来自:叁壹捌讯息 | 2025年02月07日
浏览量:
偏安于乐昌市西北红砂硅岩山峪的坪石镇坪石村,以奇秀的骑田岭支脉神头岭为稳豁依托,东伸三星坪抵武江支流黄岑水口,中出将军山,西南抵回龙庙后山。因回龙庙前静卧一尊纵横二丈余的平坦石墩,“平”与“坪”同义,故称。清《重建广同会馆碑记》载:“五羊城之西北一千里曰平石,乃韶州府乐昌县属地……京舟车毕至,来往官商所共游者也。”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土沃地美,人俊士杰,水清浪白,景色鲜明,环境幽美。
巨蛟健腰式的老街自南→北至平石塘口,绕萧家湾沿平石村向东北呈优美的“S”形干脆一甩,流淌于武江东岸,长达2千米。聪慧的湘粤子民,善于利用环境优势,造就了名振当时的边界商埠。1932年《乐昌县志》载:“平石街有上、中、下三街,清道光以后开设,渐趋繁盛。”
东南-西北倾斜的平石村,北端街入口称下街,中存广同会馆,南端街头有“保护神”回龙庙等。《功德碑》载:“在徽宗六年(1106年)孟秋吉日,白玉蟾集民力兴庙,谢宗题‘回龙庙’名于外,书武帝殿匾额于其内,此乃是庙的来源是也。”楹联:“武略文韬冠春秋,帝以忠义传万代。”可知当地居民对其爱戴有加。据负责人李银泉介绍,此庙始建于北宋年间(963年),龙脉从江西蜿蜒滑来,有位道士寻龙而至发现庙的背夫山(今回龙山)为龙头,竹溪塘和塘口为龙双眼,庙门口原有块坦荡如砥,纵横二丈多的石块(坪石因此得名),称“好龙不过江(三塘:莲塘、塘口和竹溪塘)”,龙潜入江中,回首不去,故称回龙庙,属坪石四大庙(另三座为三界庙、唐观庙和将军庙)之一,内曾供文公菩萨朱熹,天后娘娘妈祖,多为广府、福建商人和水上船民来此敬香。《功德碑》载:“在徽宗六年(1106年)孟秋吉日,白玉蟾集民力兴庙,谢宗题‘回龙庙’名于外,书武帝殿匾额于其内,此乃是庙的来源是也。”曾存楹联:“武略文韬冠春秋,帝以忠义传万代。”庙1953年搬迁,“文革”时被毁,房屋留做粮仓,1999年当地老人自筹经费重建,2012年扩建,面积由原来的120平方米增至300平方米。庙坐东北朝西南,视野空旷,龙脉雄壮,靠山稳固,朝江清美,环境淡雅。门楼额书“回龙庙”,配联:“承奉香大千百年,福泽黎民数古代。”可见子民对其厚爱。青砖砌二面坡悬山顶梁架结构,正厅大门额悬“武帝殿”匾,配联:“福国佑民忠勇昭日月,浩气丹心节义振神州。”侧分别设观音殿和药王殿。武帝殿内设三座神龛:中央神龛彩绘双龙戏珠背景,供关公、关平、周仓塑像,牌坊式额书“武帝殿”字,配联:“武略文韬冠春秋,帝以忠义传万代。”右侧神龛彩绘丹凤朝阳背景,供二尊观音塑像,牌坊式额书“普渡众生”字,配联:“武紫竹摇青高鹤算,白衣降瑞麟齿祥。”左侧神龛彩绘麒麟献瑞背景,供包公及二位卫士塑像,牌坊式额书“威灵公府”字,配联:“人行善念必有赏,身存恶念必有罚。”三神同供,主题突出,罕见。醮会,即打冬醮(俗称平安醮)成为当地答谢菩萨保平安的隆重举措。庙主要祭祀活动有:农历二月十九日观音诞生日、农历五月十三日关帝生日、农历六月十九日观音得道日、农历九月十九日观音出家日,届时请师爷主持,附近信众来此敬香,场面壮观。没纳入政府管理的庙,由李银泉、江振坤等6人负责;以庙养庙,靠香火钱(周边乡镇近百名信众)维持生活。下一步将扩大塑像规模,争取多方面支持,以便使回龙庙香火日趋鼎盛。
全街3道水路竞流:从坪石沿武水上游黄岑水溯流至临武抵湘境,沿宜章水溯流至宜章均抵湘域;沿泷水南下抵韶关。陆路4道:东北沿神头岭上郴宜古道抵湘;西北从长冈岭沿将军山上古道,往湘笆篱三堡、临武达连州、连山、阳山及湘域;东南从回龙山往挂钩岭、汝城、赣古道;西南逾梯子岭往梅辽四地、乳源县等地。当地民谣:“转梅罗家贯(转村、黄梅冲、罗家贯),盐箩担子三百担,三天不出门,饿死人一半。”可知街商业执掌周域生意命脉。《乐昌县志》载:“然清之季年有商务分会,民国成立又有商会,宜乎贸易之事,一日千里,乃今所运售者,城市、平石两埠,达于湘境,唯以盐为大宗。”商机位置重扼。3街1墟4市为主要商业骨架,支撑延伸四方的分巷道。从3官堂城门→拱桥城门,分上、中、下3街。土地楼以上为上街,拥挤超百家店铺,土地楼-回龙庙为中街,云集超过300家店铺的“华尔街”,回龙庙以下-拱桥-城门为下街,鼎峙超百家店铺,八面四方货物如武江水雪浪狂潮劈山凿石袭来。农历初2、初7为墟期。将军庙以猪苗等畜类贸易为主,镇江祠以肉类等食品贸易为重,三界庙以粮食等贸易为尊,回龙庙以蛋油类贸易挂帅。湘人及附近乡民以土特产等出售,并回购盐等日用品。湘人以经营盐业等为主,赣人以经营药材等为主,唐姓吉祥号杂货最著,霍姓保和堂,周姓庆和堂以及万春药行,李姓钱泰钱庄、洪吉押堂铺,楚南人欧姓又新书店以及粤15县市广府人多从事土特产贩运和经营饮食业,如骆盛记、侯昌记、永和祥茶楼,王姓西湖茶馆子黎姓利兴饼业大利财馆、许姓万兴隆号、钟相汤麻庄,何邦伟万益和号,传来安来安号,陈友记辣椒酱等是显名门店。清光绪年间(1875年),前、后街店铺曾为三星坪富户沈宗元掌控。三官堂城门以外为经营各类手工作坊。中街门店多为盐埠。大部分店铺基本扼握本地何姓、李姓、朱姓3大宗族手中,称“何家佬的面子,上李老二的银子,朱先生的口码子。”上街-萧家湾为3姓产业,下街部分中街基本姓何,占坪石的1/3。
会馆为外商在当地联络感情的关键社交场所和重要商业机构,主要有广同会馆、楚南会馆、豫章会馆、福建会馆、昌源会馆等。尚存的广东会馆,据《乐昌市不可移动文物•广同会馆》载:“……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始建,砖、石、木结构。据资料载,会馆原由总部、门厅、大厅、正房、厢房、回廊、戏楼和天井等部分组成,硬山顶,‘镬耳’山墙,博古脊饰,瓜柱抬梁式梁架,雕刻精美,属于典型岭南‘广府’地区建筑,是一处都市中同乡或同业进行商贸活动,联谊交友的场所。二十世纪80年代初,会馆失火,仅存门廊、山墙和石碑。二00四年十二月由乐昌市文化局登记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会馆重建,复原为门廊、门厅。面阔三间10•4米,通进深7•89米,通高8•7米,面积82平方米。”历任会长为:梁继帮、梁洁生、周贵朝等。现会馆青石砌多级台阶,2米高基础,红砂石镶2米高墙角,泥塑檐线,墀头砖雕各式藤蔓、神仙境界。青石铺门廊,阔气,两侧青石砌台基,侧精雕瓜瓞、藤蔓等;全青石须弥座础方形檐柱,顶饰财神塑像;两侧月梁精雕扇面等祥瑞图案,垫梁板雕赑屃,斜撑雕才子、财神;两侧木驼墩精雕各神话题材作品。全青石门,门墩精雕祥瑞图案,竹节边;额镶“广同会馆”(光道岁次丙午重建 罗文俊书,两侧雕财神、寿星)匾,配联:“坤殿鼎新坪石北,帝居高拱穗城东。”(上、下分别雕天官、力士)。内存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重建广同会馆碑记》《裴氏置业碑记》等碑。曾出现“十里长街市井连,夜市千灯照碧云”盛况。会馆选址精妥,造型雄阔,装饰华美,仙气充沛,文韵饱满,为难得的艺术品。
水运是坪石传统的主要运输方式,险恶万象的九泷十八滩属运输最大妨碍。《广东新语》载:“乐昌泷在乐昌县西北六十里,自泷口以上至平石,凡有六泷。乃郦生所称。崖壁峻阴,岩岭穿空,交柯云蔚,霾天晦景,谓之泷中者,泷中之山名监豪。两峡相抵触,欲崩欲陷。”诸泷险在水,众峡恶在山。清.许炳章《白茅泷》诗:“万人维舟饬篙橹,衔尾渐进如昏鸦;初笃绿岸涉澎湃,十步九顾长吁嗟。”以宜于河面宽,吃水较深,水势慢的河道材艇,可破浪的平底泷船,无桅杆,比泷船略小的二驳船,小于二驳船的小驳船以及再小于小驳船的猪头船。三官堂-萧家湾有李家码头、朱家码头、何家码头和刘家码头;三官堂城门以下有将军庙码头、土地楼码头、刘家码头、刘家大码头、镇江祠码头。镇江祠以下至又新书店有王家码头、王家大码头;又新书店以下有永和祥码头;互利社以下至何家祠河边有禄官码头、三界庙码头、大码头、接龙桥码头,广同会馆有回龙庙码头,回龙庙以下有泥鳅码头、新街码头、高码头和下街(拱桥码头),超过20个码头。乐昌-韶关-广州河道多用材艇,坪石-乐昌仅用特制泷船;坪石往返湘则以二驳船、小驳船和猪头船为主,拉动当地造船业盛极一时,48家船厂,每天2000多艘商船云集穿梭,泊船达600-700艘,形如中世纪威尼斯港。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韩泷祠码头关税碑》载:“禁抽索以除积弊……罗家渡巡捡,水差号兵……”已进行管理,民间组织的济川堂于1906年改为水警。1935年粤汉铁路通车,战时成粤北重镇,广州迁至各部门猛增,人口骤增超过30000人。
老坪石村以其独特功能曾为湘粤边境著名商贸站,如今却以“烂船仍存三斤钉”的凄楚形象供来人回味惜日的峥嵘岁月。
韶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黄玉美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七日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任何组织、机构或个人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或二次修改。
- 直呼真香!10万内插混SUV新标杆!9.98万+165km续航=蓝电E5 PLUS
- 10万内插混SUV的新标杆!9.98万+165km续航=蓝电E5 PLUS
- 10万内插混SUV新标杆!9.98万+165km续航=蓝电E5 PLUS
- 直呼真香!10万内插混SUV新标杆!9.98万元+165km续航=蓝电E5 PLUS
- 太香了!10万内插混SUV新标杆!9.98万+165km续航=蓝电E5 PLUS
- 蓝电E5 PLUS上新,一口价只需9.98万,10万内唯一165km长续航插混SUV
- 蓝电E5 PLUS上新了,一口价9.98万,10万内唯一165km长续航插混SUV
- 蓝电E5 PLUS上新,一口价只要9.98万,10万内唯一165km长续航插混SUV
- 蓝电E5 PLUS上新,一口价9.98万,10万内唯一165km超长续航插混SUV
- 蓝电E5 PLUS上新,一口价9.98万元,10万内唯一165km长续航插混SUV